首页社员风采风采展示
风采展示
歌唱生活 礼赞家乡——纳西族著名音乐家王铁生和他的曲作
  • 发布时间:2023-10-08

著名音乐家王铁生,是一位生于丽江古城长于丽江古城的有才情、有个性、有追求、有成就、很有音乐天赋的纳西族汉子。笔名田雨,九三学社社员,云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他当过知青,当过工人。因自幼受古城浓郁之文化的涵养,文学的熏陶,艺术的感染,王铁生在上小学期间就酷爱乐音,读中学时就曾尝试过音乐创作。原为丽江地区歌舞团小提琴演奏员,1986年调丽江地区群众艺术馆民族音乐室工作30余年,于2015年4月退休。在从事文化工作40多年时间里,王铁生为党和人民的文艺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音乐是人类万能的语言,人的情感用这种语言能够向任何心灵说话和被一切人所理解”——李斯特。音乐是最能震撼人、感召人的语言。优秀的音乐没有民族、没有地域之分,不论他从哪里来,听了情不能自已,油然产生共鸣,从而歌之舞之蹈之。用优美的旋律赞美时代、讴歌人民、歌唱美好的新生活是艺术家的职责也是使命。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源于生活,涵养生活、创造生活。只有对生活有深刻理解,对社会有切身体会,对人生有切实感悟,才能激发出创作热情,激活潜在能量。与乡友和少英共同创作的处女作《傈僳人民爱读毛主席的书》于1977年2月在《云岭歌声》发表以来,王铁生先后创作了数百首风格各异的歌曲,反映了他在不同时期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美丽的泸沽湖》是王铁生在永宁乡泸沽湖边洛水村体验生活,与摩梭人朝夕相处的时间里,深深地被摩梭人热爱生活,热爱山水、家园,热爱本民族文化的真挚情感所打动,就有感而发,于1989年创作了这首具有浓郁乡土气息、淳厚民族韵味、长唱不衰的经典名曲。泸沽湖,晶莹剔透,清澈如镜,俨然一颗镶嵌在蓝天白云下璀璨夺目的绿宝石,养育摩梭人的母亲湖;泸沽湖,波光粼粼,碧水连天,宛如一轴舒展在滇西高原美丽动人的画卷,哺育摩梭人的母亲湖。泸沽湖,似真似幻,如醉如痴,人见人爱,宛若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舍不得离开。

“美丽的泸沽湖迎来了朝霞,雄伟的狮子山白云缭绕。”清新的歌词,优美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朝霞映衬下泸沽湖明净的湖水,生动地勾勒了矗立于白云间狮子山雄壮的山峰。洁白的天鹅比喻美丽纯洁的摩梭姑娘。言为心声,歌乃心音。“洁白的天鹅飞来,为何这样高兴,是因为爱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唱出了千百年来生活在泸沽湖畔摩梭人的心声,唱出了世世代代居住在泸沽湖畔摩梭人的浓情。

《美丽的泸沽湖》那深情委婉的歌声、婉转优美的旋律好像成群的白鹤在明净的湖面翩翩起舞,在碧蓝的天空自由翱翔。歌曲一经问世,就备受各民族群众的喜爱,广为流传,越唱越有味,越听越有韵。相信,她一定会与泸沽湖相伴永远;相信,她一定会与摩梭人世代相传。

“要拜倒在美的面前研究美。”“艺术的生命就是深刻的思维和崇高的激情。”《谈艺术的美》(安格尔)王铁生在永宁乡深入生活,采集素材的期间,每天都被泸沽湖边秀美风光、宜人景色和摩梭人独有的风情风俗感动着,整个的创作过程就是一个“拜倒在美面前研究美”的过程。

王铁生对民族歌曲的创作有独到的见解,譬如:“摩挲调子很多都是口传心授,用葫芦丝等民族乐器表现的。要让它变成大众的文化,就必须在挖掘整理过程中对这个民族有深入的认识与理解,然后进行筛选、加工,突出其特点。”“民族乐曲是几代人的心血与智慧的结晶。因为有山里山外的差异性,在民族音乐创作中切忌照搬照抄。”水有源,木有本。民族歌曲的创作不能照搬,但也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只有延续和传承民族乐曲元素的基础上,赋予具有时代色彩的东西,才能创作出既有民族特质,又让人耳目一新的喜闻乐见的歌曲。

生活是音乐的源泉、音乐之土壤。生活离不开歌唱,歌声离不开生活。美的音乐可以疗伤,美的音乐可以醉人,美的音乐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美的音乐可以激起人们的所有情感。《美丽的泸沽湖》借摩梭人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民族音乐元素油然把我们带到孕育着摩梭风情的泸沽湖畔。泸沽湖,前世今生的缘,今生来世的情;泸沽湖,萦绕脑海的梦,挥之不去的景。不论走到天涯,还是海角,泸沽湖,就在我的心里,就在我的歌里,就在我的诗意里。

王铁生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民族、酷爱音乐,充满激情的纳西族音乐家。自成名作《美丽的泸沽湖》问世以来,先后创作了《丽江美》(后改为《丽江行》)《纳西家园》《河灯情思》《梨花飞歌》等深受人民喜爱的歌曲。《丽江行》于1997年由黄群学导演,央视著名主持人赵忠祥作文字旁白,由著名歌唱家阎维文演唱,成为在丽江本土拍摄的第一支MV,正式与观众见面。1997年,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及时宣传丽江古城申遗成功并扩大影响,由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中国唱片广州公司联合出版发行了风光风情片《丽江神韵》,《丽江行》有幸成为该片的主题歌。《丽江神韵》先后在中央台和地方的各个广播电视台播放,歌曲一经播出就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为宣传丽江,建设丽江,推动丽江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推进丽江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丽江行》至今耳熟能详,似乎时时在丽江的天空回荡。“蜜一样甘甜,酒一样醇美,丽江山水清又纯,多么令人醉。醉了蓝天醉了白云······催放我心中的蓓蕾······牵动我的心儿腾飞。”艺术家用甘甜的蜜,醇香的酒比喻山水之秀美风光,把人们带到一个如诗如画、如真似梦的丽江。那激情飞扬、优美动人的旋律,让人憧憬、让人遐想,令人流连、令人沉醉。用“催放我心中的蓓蕾”,“牵动我的心儿腾飞”作结,歌曲之意境(境界)得以升华的同时,把人们的思想情感推向了高潮。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与爱恨之表白(情感与爱恨交织一起的语言)。歌曲用真挚的情感,满腔的热望热情赞美了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着无限希望的丽江。《丽江行》充分表达了艺术家对家乡的由衷情感,对丽江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也充分展示了艺术家的才华。

长期从事文化工作,致力于音乐创作的王铁生认为,同在一片蓝天下,同饮一江水的各个民族,只有共同繁荣和发展,只有共同进步和和谐,方能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拥抱更加辉煌的明天,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倾情于丽江文化,钟情于丽江各个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特别是民族音乐的王铁生,创作了为数不少的歌曲。如:纳西族歌曲《哥是茶叶妹是盐》《天边有座爱情山》《雪山情思》《红雪山》《欢迎你到古城来》《梨花飞歌》《美丽的塔城》《转山月歌》《雪山牧歌》等,傈僳族歌曲《从月亮走向太阳》《月映丹霞》《傈僳酒歌》《傈僳风光阿克吉》《黎明风情等你来》等,普米族歌曲《打麦歌》,彝族歌曲《生命情缘》《红凉山》,白族歌曲《白乡靓姿》等,为丽江文化繁荣发展,为构建和谐丽江,为丽江各民族的团结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有时,创作需要忘我,把自己彻底地抛开,眼前和心里只有所要表现的一切,才能找到奇妙而唯一的语言或音符。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感受、感悟并感知蕴藏于生活的美和美的生活;只有甘愿为音乐事业付出的人,才能在不断探索中获得散落于天地间的瑰宝。音乐之所以成为打动心灵的语言,并非因为大自然的语言能通过自身表现出来,而是通过旋律(音符),把存在于心灵的美好情感表达出来,并产生的共鸣。

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音乐为己任的王铁生,始终把发现美、创造美、歌颂美,用歌声赞美,用乐声传情,用旋律达意,歌唱美好时代、歌唱美好生活、向往更加美好的未来当作人生不懈的追求。

没有鲜明的个性就没有突出的特点。王铁生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喜欢另辟蹊径的人,因为个性,他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因为个性,他创作出了他人眼前有而别人胸中无的经典名曲。我始终认为,个性、特点往往是内心的独白,才华的外显。但凡有才华者,都有其鲜明个性、特点。普通人最大共性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但凡有个性者,有其独立的思想,与众不同的行为。“音乐必须创造自己的语言。”(李斯特语)音乐需要个性,有突出个性的人,才能创作出具有鲜明特点的作品。正如英国剧作家毛姆所言:“创作家创作,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强烈的要求,迫使他们具体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来。”“他们的目标是解除压迫他们灵魂的负担。”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可为之为,为当为之为。为益大众之为为快,为利他人之为为乐,是上智,是高境界,也自然是有情怀者的坚守。

音乐是情感的语言,是情感流动或喷发过程的表白。王铁生在回忆大半生从事民族歌曲创作时指出:“作为一个专业的民族音乐工作者,音乐创作是我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创作于我而言是一种真情实感的流露。准确地说,音乐创作的根基以及动力是表达对人生、对生活,对民族的认知融于一体的情感,是对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爱与忧的抒怀。”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放歌。用音乐启迪民众、感染民众、陶冶大众、激发活力、释放热情,用歌声赞美祖国、颂扬时代,用深情礼赞家乡、礼赞人民早已成为王铁生创作动因和自觉行为。

用平凡的工作,创造不平凡的成就,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事实上我们活着的时间都很短,但是我们来过、爱过、奋斗过,还做出了贡献,留下一点光亮,那就是我们活着的意义了。”(王铁生语)逝者如斯夫。在悠久而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生仅过客而已。然而,我们来了,我们为之爱过,为之奋斗过,还为之做出过贡献,我们没有白来,更没有枉活。言简意赅,充分表达了纳西族音乐家王铁生朴实的人生哲学,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

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以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作出表率,自觉承担起责任与义务。歌唱生活、礼赞家乡。用高亢嘹亮的声音歌唱美好幸福的新生活,歌唱祖国壮美河山,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歌者。

(作者简介:和克纯,出生于1957年03月,男,纳西族,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镇人,中共党员。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原副校长,教授,云南省作协会员。著有《和克纯作品选集》等;作品见于《民族文学》《作家》《山花》《诗林》《秦都》《草原》《诗潮》《绿风》《边疆文学》《文艺报》《中华读书报》《云南日报》等刊物。)


打印页面 分享到: